主页 > 学者观点 > 本会研究员专栏 > 樊纲

樊纲:新发展格局下推进外贸须从四方面着力

时间:2021-10-20 13:36 来源:《中国发展观察》杂志 作者:记者 杜悦英

  “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;要大力发展国内循环,同时仍然要大力发展国际大循环,国际大循环仍然潜力巨大。”在首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期间,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做出上述表示,并就新发展阶段如何大力推进我国对外贸易提出四点建议。

  樊纲表示,对外贸易在我国过去40余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。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能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得以充分发挥,经济实现高速发展,对外贸易是非常重要的渠道。特别是近二三十年,我国不但迅速缩短了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,更在某些领域接近了前沿,甚至超过了竞争对手。

  谈到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,樊纲认为,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首先是我们变了,我们发展了。由于我国在一些领域形成了国际竞争力,一些国家开始对我们进行遏制,过去的国际循环因此受阻。在出口和进口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的形势下,我国提出不能仅仅依靠国际循环,还要进行双循环,更要发展国内市场、发展国内自主创新的能力,这是新发展阶段的特征。

  “但无论如何仍然要发展国际大循环。”樊纲强调,尽管少数国家逆全球化潮流而动,但世界广大、潜力巨大,我们还有更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伙伴,要在全球全方位开拓市场。他还表示,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,应对此抱有信心。究其原因,一是全球化的原动力并没有消失。始于二战以后的这一轮全球化,最初的动力来源于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,它们意图在全球配置资源以获得最大利润。在这一轮全球化的最初阶段,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是抵触的。几十年后的今天,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全球化倾向,但各大跨国公司依然在全球配置资源。“也就是说,全球化虽然受到阻力,但其原动力并没有消失。”

  二是世界范围内支持全球化的力量比过去大幅增长,发展中国家、中等收入国家普遍支持全球化,他们看到了全球化能够为落后国家带来发展机遇,因此都拥抱全球化。“在这个意义上,门是关不起来的。”樊纲认为,我国应当继续遵循市场规律、遵循全球化规律,更好地发展自己。

  对于我国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中继续推进全球化和对外贸易,樊纲提出四点建议。一是当前阶段我国对外贸易仍有巨大发展空间,要高度重视、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。二是物品出口仍然是我国出口的主体,要充分认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在经济发展和出口中的重要作用。三是我国目前对外出口的逆差部分是服务业,作为后发国家,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还在赶超过程中,需要政府进一步出台相关举措加以鼓励。四是发挥数字经济优势,利用好数字技术,进一步扩大电商跨境外贸。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,踏准技术进步的潮流,鼓励本土电商企业在国际上有进一步突破,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在新技术的条件下取得更大发展。
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