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经济体量大、产业门类齐全、产业链相对完整、市场主体众多、网民数量世界第一,由此形成丰富的数字应用场景、海量的数据资源,这是我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底气所在。未来,要找准关键,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,既发挥市场机制在发现创新机会、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,又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、集中力量办大事、提供制度环境等方面的作用,不断释放我国数字经济巨大潜能。
一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。数字经济是全球竞争的焦点,其关键是核心技术的竞争。近年来,芯片短缺和“断供”,已严重影响到全球产业安全,并推动世界主要国家加强芯片产业的战略布局;未来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数字核心技术的竞争同样会非常激烈。因此,增强自主创新能力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。数字技术具有复杂程度高、研发周期长、不确定性大等特点,既需要高强度和持续性的投入,同时也存在巨大的投资风险。因此,一方面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、新型举国体制优势,集中力量加快解决核心技术“卡脖子”问题;另一方面要加大基础理论研发投入,调动企业前沿技术创新的积极性,鼓励科学家探索科技“无人区”,推动前沿技术加速突破。
二是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发展。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,是数字经济的一体两翼,相辅相成。一方面要推动数字产业化,激发市场微观主体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,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,鼓励企业家开拓新市场,探索新产品、新服务、新模式、新业态,通过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等手段,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加速先进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。另一方面要推动产业数字化,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、工业、服务业等各行业转型,鼓励传统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、开展新模式新业态创新,推进重点企业全方位、全链条数字化转型;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,支持平台企业以算力、算法、数据等资源为传统企业赋能,促进行业龙头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数字化连接和数据共享,带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,构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商业生态。
三是有效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。数字治理是规范数字经济发展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保障。当前数字治理面对诸多挑战,如出现某种程度的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问题、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、数据安全问题、个人隐私问题、科技伦理问题等,而且存在从虚拟空间向现实世界蔓延扩散的风险。对于这些新现象、新问题,传统治理规则难以实现完全监管,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。具体来说,要制定和完善数字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,加强数字技术在数字经济监管中的应用;构建贯穿创新、生产、经营、投资全过程,部门间、区域间、层级间协同合作的新型监管体系;加强行业风险监测和预警,不断强化我国数字经济关键领域、关键环节的安全可控;积极参与数字治理国际合作和谈判,贡献中国方案、发出中国声音。